下载客户端

5大看点锁定年度必看!《南京照相馆》藏着暗房里的凡人微光

2025-07-07 22:22:00 现代+

一卷血色底片,照亮民族最暗的长夜。

红灯闪烁的暗房中,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双手颤抖。显影液里,一张照片逐渐清晰:日军站在堆积如山的尸体旁狞笑,刺刀上的血迹尚未干涸。

门外传来阴冷的催促,阿昌猛地将这张罪证底片藏进衣襟,额头渗出细密汗珠——一张照片,此刻比生命更沉重。

5大看点锁定年度必看!《南京照相馆》藏着暗房里的凡人微光

这是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预告中的一幕。

这部由申奥执导,刘昊然、王传君、高叶、王骁主演的历史题材力作,宣布定档今年8月2日暑期上映。

影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真实罪证影像,以一家照相馆为切口,揭开1937年寒冬南京城最黑暗的人性挣扎与觉醒。

看点一

历史切口的独创性

《南京照相馆》选取了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历史悖论:日军为炫耀“战功”拍摄屠杀照片,却成为中国百姓留存罪证的铁证。导演申奥跳出传统战争叙事框架,将镜头对准南京城里的吉祥照相馆。

这里成了战火中的临时避难所,更成为罪证显影的秘密战场。当邮差阿昌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时,那些记录着“百人斩竞赛”、江边集体屠杀、街头横尸的影像在显影液中浮现,照相馆暗房红灯下,每一张底片都是滴血的证词。

5大看点锁定年度必看!《南京照相馆》藏着暗房里的凡人微光

申奥导演坦言创作初衷:“通过‘照相馆’这个细微切口,把观众熟悉的历史用少见视角鲜活呈现。”

这种聚焦市井空间的叙事,让宏大的历史灾难具象为小人物的呼吸与颤抖。当阿昌在暗房看到同胞惨死的照片时,他的瞳孔震动与手指痉挛,比任何口号都更具冲击力。

看点二

罪证影像的震撼还原

影片预告开篇,南京童谣在炮火中戛然而止。随之展开的是对历史场景的高度还原:

日军令人不寒而栗的“百人斩”合影、挹江门前炫耀武力的“胜利”留影、长江被鲜血染红的江水。

最令人窒息的是剪辑手法——日军更换胶卷与子弹上膛的画面交叠。这些影像并非艺术想象,其原型正是留存于世的大屠杀照片。

5大看点锁定年度必看!《南京照相馆》藏着暗房里的凡人微光

影片首次揭露一个被遮蔽的历史真相:罪证照片竟源自日军自我炫耀。他们视屠杀为“荣耀”,逼迫中国百姓冲洗这些沾满同胞鲜血的照片。

当阿昌们面对“继续冲洗就是汉奸”的道德困境时,暗房里每一滴显影液都成了良心的拷问。

看点三

平民群像的集体觉醒

吉祥照相馆汇聚了1937年南京城的众生相:

邮差阿昌,为活命冒充学徒,却在暗房罪证前觉醒;翻译王广海,用日语技能换取生存的投机者,在救人与背叛间挣扎;

龙套演员毓秀,怀揣明星梦的普通女子,战争碾碎了她所有幻想;照相馆老板老金,从记录市井烟火到被迫冲洗同胞罹难照片;

5大看点锁定年度必看!《南京照相馆》藏着暗房里的凡人微光

这群素不相识的普通人,在至暗时刻完成心理蜕变。特辑捕捉到阿昌在街头目睹暴行时的惊惶眼神,与后期冒死传递底片的坚毅形成强烈对比。王传君解读角色时透露,王广海为日军俯首帖耳,却自认在救人,始终半睡半醒。

高叶饰演的毓秀更代表普通人的认知转变。她起初不相信战争如此残酷,直到亲眼看见屠杀惨状,才彻底清醒。当这群百姓从“洗照片是为活命”转变为“藏照片是为真相”,个体求生本能升华为民族集体抗争。

看点四

片场搭起情感阶梯

演员们用极具张力的表演,具象化呈现觉醒过程。

刘昊然在暗房颤抖冲洗底片的镜头,没有台词却传递出彻骨恐惧;王传君通过呼吸节奏与面部抽搐,演绎汉奸翻译的内心撕裂。

5大看点锁定年度必看!《南京照相馆》藏着暗房里的凡人微光

片场形成独特创作氛围。高叶坦言:“整部电影都在往我心里扎。”她与王传君的对手戏中,对方“眼泪之外的微表情”激发她更深层表演。王骁则被童星杨恩又的哭戏带入情境:“她的表演让我身临其境。”

导演申奥将这种化学反应称为“演员互相搭梯子”:当王骁饰演的老板指导阿昌冲洗技术时,两人即兴创作出密谈的紧张感;周游饰演失去弟弟的宋班长,一场嘶吼戏引发现场演员集体泪崩。这些真诚互动让群像戏充满血肉。

看点五

历史传承的当代意义

影片定档2025年别具深意—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制片方选择此节点,让电影超越娱乐产品范畴,成为历史记忆的传递载体。

故事原型可追溯真实历史事件。1938年,南京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、吴旋冒死藏匿一系列日军暴行照片,这些影像后来成为东京审判关键证据。影片中阿昌将底片缝入棉袄穿越封锁线的剧情,正是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。

5大看点锁定年度必看!《南京照相馆》藏着暗房里的凡人微光

当片尾阿昌在弹雨中奔跑,怀中罪证灼烧胸膛时,他喊出的独白成为点睛之笔:“在南京最黑暗的夜里,我们不是英雄,只是不想让死去的人白死。”

照相馆暗房的红灯至今未灭。当刘昊然把最后一张底片藏进烟囱夹层,当王骁焚烧假底片引开日军搜查,这些微光穿透时空,在2025年的银幕上重新显影。

8月2日,每个走进影院的观众都将成为新一代底片守护者。我们冲洗的不再是胶片,而是拒绝遗忘的民族记忆。

现代快报/现代+记者 王子扬

编辑:王子扬

记者:王子扬

精彩推荐
>文章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