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客户端

打造特色、实景、云上课堂,南京湖南路街道“厚德之声”让宣讲“活”起来

2025-07-10 16:09:27 现代+

“湖南路街道傅厚岗,小巷小院名声扬,八路军驻京办事处,党史学习好地方……”近日,在南京鼓楼区“青少年党史学习月”活动上,来自湖南路街道傅厚岗社区白局曲艺团的成员们,将红色故事与南京白局相融合,用地道南京方言唱腔唱响红色旋律。

打造特色、实景、云上课堂,南京湖南路街道“厚德之声”让宣讲“活”起来“金陵雅韵——南京白局传习班”基地在傅厚岗社区揭牌 “金陵雅韵——南京白局传习班”基地在傅厚岗社区揭牌

在占地面积0.33平方公里的傅厚岗社区,由区委党校老师、八路军驻京办事处讲解员、白局传承人、大学生志愿者、社区书记、社区老党员等组成的理论宣讲队伍,用精特色课堂、用好实景课堂、用活云上课堂,不断擦亮“厚德之声”宣讲品牌,让理论宣讲“润物有声”。

结合南京白局、互动课堂等,理论宣讲更接地气

丝竹悠扬,檀板脆响。在傅厚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社区老中青三代文艺爱好者齐聚,既有古稀之年的白局传承人,也有10后小学生。婉转悠扬的曲调、生动有趣的唱词,瞬间将大家带入白局的独特艺术世界。

今年3月,“金陵雅韵——南京白局传习班”基地在傅厚岗社区揭牌。白局作为“南京方言的活化石”,融合了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,以地道的南京方言,传唱南京历史故事、风土人情、民间传说等。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此次传习班是傅厚岗社区“厚德之声”理论宣讲平台升级的重要一环。通过“非遗+理论”双轨教学模式,不仅传授了白局技艺,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唱词创作,鼓励学员将文明创建、邻里故事转化为白局唱段。

打造特色、实景、云上课堂,南京湖南路街道“厚德之声”让宣讲“活”起来社区白局曲艺团成员们演绎谢意伟新编曲目《强国路上挺膺担当》 社区白局曲艺团成员们演绎谢意伟新编曲目《强国路上挺膺担当》

好的宣讲,要接地气。傅厚岗社区党员谢意伟对阅读和写作有着浓厚兴趣,他将白局的曲牌填入新词,以词串联金陵美景、说唱居民生活趣事、歌颂英烈,这些年来更是创作了上百首新编白局歌曲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他以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的峥嵘岁月为蓝本,创作白局歌曲《强国路上挺膺担当》。群众编、群众演、群众传,理论宣讲在此化作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呈现。

不仅如此,傅厚岗社区还邀请了先进典型讲述红色家风故事,在志愿服务现场开设互动课堂,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。通过“量身定制”的方式,针对社区党员群众、驻地单位党团员、青少年等设计宣讲内容。

比如,面向楼宇“两企”党员,以紫峰·红融党群服务中心为宣讲阵地,开展“五史”学习、红色家书共读阅读、金句微分享等主题活动;面向青少年群体,联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、青云巷幼儿园等,开展“建城童趣”“领略青花瓷之美”“家园社”绘本阅读、亲子茶艺等活动。同时,还联动凤凰国际书城、少儿书店等资源优势,通过“理论+阅读”形式创新开展宣讲活动。

用好实景课堂,触碰街巷里的城市历史

东至中央路,西邻中山北路,南起鼓楼广场,北到云南北路和文云巷……傅厚岗社区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有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、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、李宗仁公馆等多处民国建筑,文化名人林散之、张伯苓、匡亚明等都在此工作生活过。

打造特色、实景、云上课堂,南京湖南路街道“厚德之声”让宣讲“活”起来社区白局曲艺团成员集体参观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 社区白局曲艺团成员集体参观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

全长不到300米的街巷,宛如一部凝固的时光长卷。2024年,傅厚岗街巷进行了改造更新,通过修缮既有场地和讲述历史故事,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。借助改造升级契机,傅厚岗社区打造了“触碰街巷里的城市历史”特色课程,带动党员群众走进街巷聆听历史,感受南京历史文化名城魅力,感悟南京改革开放历史成就。

打造特色、实景、云上课堂,南京湖南路街道“厚德之声”让宣讲“活”起来傅厚岗文化墙 傅厚岗文化墙

走进傅厚岗66号,一栋青灰色西式小楼掩映在翠色中,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。在这座革命先辈曾经战斗过的小楼里,社区以“宣讲+研学”形式,面向社区党员群众、驻地单位党团员、青少年等开展分众化宣讲活动,沉浸式感受当年的烽火岁月,拉近理论与群众之间的距离。

宣讲形式,也在向线上延伸。社区用活云上课堂,利用新媒体平台探索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形式,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落地生根。

打造特色、实景、云上课堂,南京湖南路街道“厚德之声”让宣讲“活”起来将理论宣讲融入文明实践活动中 将理论宣讲融入文明实践活动中

下一步,社区还将在精准“号脉”分众学、建强队伍提质学、注重融合促深学等方面下功夫。针对社区老党员,创新“理论+故事”宣讲模式;针对青年党员,结合“Z世代”特点,用情景式宣讲、微党课、互动问答等形式解读理论,并将理论宣讲融入文明实践活动中;对于青少年,继续依托好南京大学、南京市青少年宫、凤凰国际书城、青云巷小学等优质资源,以“理论+体验”“理论+阅读”等形式,创新理论学习方式。

通讯员 陈海榕 现代快报/现代+记者 史童歌 实习生 蒋婧伊

编辑:范文静

精彩推荐
>文章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