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快报讯(实习生 蒋婧伊 记者 蔡梦莹)“外面像蒸炉一样,浑身都发烫,进来吃根冰糕、喝口冰水,不光降了体温,心里更暖!”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小市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“宁小蜂”驿站里,外卖小哥杨先生手里拿着刚领取的清凉物资,话语里满是感激。近年来,小市街道以党建为引领,依托“宁小蜂驿站”这一暖心阵地,既为新就业群体送上精准服务与关怀,更引导他们从“服务对象”变身“治理参与者”,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动能,实现了“双向奔赴”的良好局面。
今年夏天,鼓楼区委社会工作部为辖区10个“宁小蜂”驿站配备了清凉解暑用品,让新业态群体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清凉与关怀。小市街道党工委联合爱心单位,在驿站增设冰柜、配备冷饮和防暑药品,让高温下的劳动者随时能“歇脚充电”。
党建引领的关怀,渗透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里。东门街社区党委在驿站张贴温馨海报,公示避雨地址和服务电话,台风天里备好干毛巾、雨披,让户外劳动者有了“应急港湾”。东井新村社区党委发动蜜雪儿面包店等商户加入“环小红山商户联盟”,设爱心驿站提供免费饮品、Wi-Fi,让新就业群体和居民共享便利。“社区既记挂我们的安全,又操心我们的冷暖,这份归属感让我们想为社区多做点事。”美团骑手小陈的话,道出了众多新就业群体的心声。正是这份“双向奔赴”的温暖,为他们参与基层治理埋下了种子。
“这份聘书是荣誉,更是责任!我会用好走街串巷的便利,帮社区盯着安全隐患。”在安怀村社区“微网格员”聘任仪式上,顺丰快递小哥小李接过聘书时坚定表态。党建引领下的深度融入,不止于“身份认可”。安怀村社区党委举办“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治理”专题座谈会,顺丰、美团等从业者代表与街道、社区工作人员围坐交流,既分享发现的环境卫生死角、消防通道堵塞等隐患,也为优化社区设施、提升治理效率建言献策。
东门街社区则创新性推出“流动网格员”机制,鼓励新就业群体利用每日配送的“移动优势”,承担环境监督、隐患上报职责。不久前,快递员小张在送货时发现东门前街43号外墙倾斜,且台风即将过境,他第一时间上报社区。社区网格员迅速到场设置警示,联动责任单位2小时内完成隐患处治,实现“发现-上报-处治”的高效闭环。“他们走街串巷的频率比我们还高,是社区治理的‘移动探头’。”东门街社区党委书记姜苏敏说。
从“被动服务”到“主动参与”,新就业群体的融入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。如今,在党建引领下,“宁小蜂”驿站已不仅是服务阵地,更成为连接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的“连心桥”。下一步,小市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,完善驿站服务功能与治理参与机制,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在感受温暖的同时,继续以“主人翁”姿态参与社区建设,共同绘就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画卷。
(街道供图)
编辑:任红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