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客户端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2025-08-08 19:01:00 南京栖霞山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近日,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掀起观影热潮,上映11天票房已突破16亿元,观影人次超过4500万。这部江苏出品的影片,故事创意源于真实历史事件——“京字第一号证据”背后的平民壮举:1938年,15岁的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冒着生命危险,秘密冲洗日军拍摄的日军暴行照片。

阿昌原型,当年的小学徒罗瑾应该没有想到他的学徒生涯会如此波折……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(罗瑾)

当镜头缓缓扫过那些被放大的银盐颗粒,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记忆本身的肌理。影片完成了一次有力的历史回望,也再次提醒我们,“南京大屠杀”的历史不能被遗忘,真相不应沉默。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(票根示意图)

因为《南京照相馆》中呈现的历史只是历史洪流的一部分,还有这里……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1937年12月13日清晨,南京城沦陷。

为了避难,大量难民纷纷逃往下关一带,在江边遭到日军的大肆屠杀,另一部分难民则沿着紫金山一带向东北方向逃去。最后无路可逃,就涌向了矗立在栖霞山南面的栖霞寺。时任栖霞寺主持寂然法师毅然打开了寺庙大门并收留他们。顿时,寺庙的前殿后厅挤满了饥寒交迫的难民,最多时寺里足有2万多人。在这些难民中,有200多人都是曾经在南京抗日的军人,寂然法师将其藏到了藏经楼里,后历经千辛万苦,冒着风险偷偷的将几名军人用小船送到了江北。

(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故事》)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在栖霞山,有一口“受降井”,位于栖霞寺明征君碑前。据朱洁轩《栖霞山志》记载,民国三十四年(1945)八月,侵华日军战败,国民政府廖耀湘部将日军俘虏一部分集中在栖霞寺,听候遣返。日军俘虏自己凿了一口井,专供饮用,因名“受降井”。“受降井”的存在,记录了日军侵华的不争事实和战败后的不堪处境。

受降井作为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,已经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单位。

带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根寻历史,免费游栖霞山

历史的底片上,镌刻着太多不该被遗忘的印记。它们被时光的显影液浸泡,却从未真正干涸,也只有当我们共同凝视历史的底片,才能冲洗出一个不再重复悲剧的未来。

来源:南京栖霞山(ID:njsqxs)

编辑:任雨风

精彩推荐
>文章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