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客户端

骆马湖禁止捕鱼后,徐州睢宁一批捕鱼客重启“蟹人生”

2025-10-10 16:32:28 现代+

现代快报讯(通讯员 冯威 陈士洲 记者 张晓培)近日清晨,位于徐州睢宁县魏集镇徐庄村的古黄河上,天蓝如洗,白鹭翩飞。周科松的100亩蟹塘在微风中泛起粼粼波光,增氧机嗡嗡作响,打破了水面的宁静。这名53岁养殖户一天的工作,从撒饲料、查水草、测水质开始,动作熟练,节奏从容,仿佛还置身于那片他出生、长大的骆马湖上。但这里不是湖,而是古黄河边的一方池塘,是他“上岸”六年后的新天地。

骆马湖禁止捕鱼后,徐州睢宁一批捕鱼客重启“蟹人生”周科松正在管理蟹塘 周科松正在管理蟹塘

“我生在骆马湖,长在骆马湖。”周科松曾是专业渔民。六年前,骆马湖开始实施禁止捕鱼10年的政策,他不得不处理掉渔船,和另外10户渔民一起,踏上陆地。

“我们不识字,也没有地没有房,只有和水打交道的本事。”他们结伴来到徐庄村,承包下1970亩土地,尝试从捕鱼转向养蟹,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挑战。

今年夏季连续40多天的高温,对螃蟹生长构成严峻考验。“温度一高,螃蟹吃得少、不脱壳,能活下来就不容易。”周科松指着塘边回忆,原本栽种的伊乐藻不耐热,大片枯死。他们紧急补种耐高温的“红头绳”水草,日夜守塘,确保增氧机不停。“那段时间,一个月电费就上万元,真是提心吊胆。”

骆马湖禁止捕鱼后,徐州睢宁一批捕鱼客重启“蟹人生”周科松与桑佩龙查看螃蟹生长情况 周科松与桑佩龙查看螃蟹生长情况

六年摸索,他们也渐渐摸出门道。周科松说,“追求三两以上的母蟹风险太高,我宁可稳妥一点,主攻二两五左右的规格。”喂冰鲜鱼会让螃蟹长得快,但成本高、风险大;普通饲料虽安全,却难出“巨无霸”。周科松选择求稳,慢慢积累经验。

能在新的地方落脚,少不了魏集镇徐庄村两委的帮助。“我们想让他们真正融入进来,不只是为了环境保护,也希望能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。”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桑佩龙说道。从电路安装到突发停电的处理,从土地承包到技术支持,桑佩龙三天两头往塘口跑,成了渔民们口中的“暖心书记”。

“能在这里扎下根,多亏了桑书记。”周科松望着水清蟹肥的塘口,语气诚恳。他记得刚上岸时的茫然,不识字,打工没人要,是这片塘、这群人,让他找到了新生活的节奏。

如今,蟹塘已渐入佳境。螃蟹壳里见黄,体格饱满。二两五的母蟹收购价已涨到每斤50元,周科松站在塘埂上眺望,视线越过水面,仿佛能望见远方的骆马湖。但他此刻更关心的,是脚下这片塘,以及塘里那些正在最后一次脱壳的螃蟹。

从捕鱼到养蟹,变的不仅是职业,更是一代渔民与自然相处的方式。在睢宁,还有千百个“周科松”,正在水岸之间,重新书写人与自然的和谐故事。

(通讯员供图)

编辑:陈海静

精彩推荐
>文章排行榜